首页 > 资讯资讯 > 最新资讯

钢铁长龙舞动黄金水道

发布时间:2019/6/3 10:55:46

——武汉局集团公司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纪实

■本报记者 王亚琼 秦 涛

  蔚蓝的天空下,孕育中华文明的长江碧水东流、奔腾壮阔,两岸草长莺飞、绿树成荫,散落的港口里江轮静卧、吊机繁忙转运、铁水联运列车飞驰……

  交通强国、铁路先行。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部署要求,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中部地区崛起,发挥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和全国铁路网重要枢纽的区位优势,积极推进货运增量行动,大力发展沿江运输,不断创新多式联运产品,打好蓝天保卫战,舒卷绿色文明画卷。

  融合发展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

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,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、交通更顺畅、经济更协调、市场更统一、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,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新路子。”2018年4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。

 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湖北省境内有1041公里,荆州港、阳逻港、三江港、黄石新港等14个主要港口犹如珍珠般沿江散落,辐射武汉、宜昌、黄石等沿江城市,成为助推长江经济带腾飞发展的重要支点。

  做好疏港物资运输既是铁路打好蓝天保卫战的责任担当,又是打好货运增量攻坚战的重要措施。武汉局集团公司建立局集团公司、直属站段、中间站对接省、市(州)、县(区)三级地方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货运营销三级工作联系机制,实时了解区域生产经营情况和运输需求,强化物流市场调查监控,分析港口分布、物资种类、流量流向和运输需求。

  武汉局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访主要港口,“一港一策”建立信息库,与船运、港口等企业建立每周通报制度,共享水运市场动态、船舶运行情况、货物到达信息,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水平。

  沿江货物运输要引流上线,必须首先打通铁路连接港口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2018年3月1日,黄石新港铁路开通,黄石新港融入铁路网;2018年4月28日,武汉新港江北铁路一期工程顺利贯通,使得阳逻港、武汉新港直通铁路;2019年1月10日,鄂州三江港港区铁路顺利开通,三江港搭上铁路快车;2019年1月18日,紫云铁路开通运营,云池港、姚家港连入铁路网……一条条疏港铁路紧锣密鼓地开通运营,让湖北境内与铁路联通的主要港口由2015年的1个增加到10个。武汉局集团公司还强化路地战略合作,积极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、进厂区、进园区,拓展铁路全程“门到门”运输,减少短驳环节,降低物流成本。

  2018年1月30日,吴家山物流基地扩能改造完成,成为中欧班列(武汉)始发站,并与阳逻港、杨泗港实现无缝对接,形成便捷的疏港体系。武汉局集团公司大力强化港口疏运体系建设,重点建设吴家山国家一级物流基地,滠口、大花岭等10个二级物流基地,改造12个三级物流基地,推动长江黄金水道与武汉铁路枢纽互联互通、无缝衔接。

  武汉局集团公司织密铁路网的“毛细血管”,畅通“微循环”,形成以阳逻港、吴家山和滠口物流基地为集装箱联运支点,以枝江白洋港、荆州港、鄂州三江港为散堆货物联运支点的港口疏运体系,大大提升铁路集疏港口的能力。

  多式联运助力绿色发展

  武汉局集团公司借助区位优势,发挥铁路枢纽作用,精心做好顶层规划,推进多式联运,联合地方共同打造武汉阳逻港、黄石新港、鄂州三江港、宜昌白洋港等5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,不断创新联运产品形式、丰富运输品种、拓宽辐射范围,将长江航道服务沿江两岸的模式发展为长江航道与铁路网紧密衔接、服务全国的物流新模式。

  坐落在鄂州市的中国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每年需从海外进口400万吨铁矿石,以往矿石经过水运到三江港后,汽车经过防洪大堤和市区运输20公里至厂区,对市区环境和防洪有较大影响。武汉局集团公司主动走访鄂州市政府和鄂城钢铁厂,制订疏港矿石铁路运输方案,建设专用线进厂区,大力推行铁水联运,减少环境污染。

  1月10日,一列满载着刚从江轮上转装1750吨铁矿石的列车从鄂州三江港经港区铁路直接驶向鄂城钢铁厂,标志着铁水联运项目正式开启。铁水联运模式开启后,原计划6月份实现日均3列的目标,在3月中旬就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营,截至4月底已经累计运输近50万吨疏港铁矿,减少穿越鄂州市区运行大货车10200多辆,有效降低了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。市民邓晓春由衷地感叹:“市区再也看不到大货车的长龙了,马路变得干净了、空气更好了,出行也更安全了。”

  武汉局集团公司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绿色骨干作用,大力实施阳逻港一期、三江港疏港铁路、官塘驿石料、麻城石材等14个铁路运输项目,主动承接江船、公路大宗货物运量转移。今年以来,该局集团公司承接转移运量245万吨,相当于节省能耗2.7万吨标准煤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.5万吨,让长江流域的水更绿、山更青。

  3月19日,地处河南南部的驻马店首次开行至青岛港的“中集华俊号”铁海联运班列。这是该市着力打造中原内陆无水港,相继开行至舟山港、北仑港、宁波港铁海联运班列后的又一重要举措。武汉局集团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、沿海港口和出口企业合作,积极推动内陆无水港建设,选派人员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、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学习锻炼、了解运营模式,在武汉吴家山、襄阳、十堰、驻马店、平顶山等地开行铁海班列。今年,驻马店、吴家山到北仑港实现了班列常态化开行,每周达到近4列,累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7列3854标箱。为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的打造沿江区域中欧班列品牌的要求,武汉局集团公司积极发展以中欧班列为重点的铁路国际物流,形成以武汉为支点,襄阳、宜昌为辅的“一拖二”中欧班列共享模式,打通阿拉山口、满洲里、二连浩特、霍尔果斯、凭祥5个出境通道,辐射德国、俄罗斯、波兰等28个国家、60多个城市,将宜昌柑橘、潜江龙虾、汉产汽车、随州编钟等物资销往海外,吸引来自荷兰、法国、俄罗斯等国政企代表开展文化交流,搭建了长江经济带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陆上桥梁。自2012年10月24日首开中欧班列(武汉)后,武汉局集团公司目前已累计开行1394列124226TEU,班列重箱率达97.65%。

  翻坝运输缓解航运瓶颈

  地处宜昌的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,2011年通过三峡船闸的货运量1.003亿吨,提前达到了设计通过能力。快速增长的过闸需求与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,成为长江航运的瓶颈。

  为缓解航运瓶颈,武汉局集团公司主动作为,深入长江沿岸港口开展市场调研营销,利用枝城港作为铁水联运传统大港且有入港铁路的优势,推动枝城港散堆装货物铁路翻坝运输,陆续将石油焦、硫黄等货物通过铁水联运发送到成都、重庆地区;将云贵地区的磷矿也通过铁路翻坝到达枝城站,再由枝城港水运分拨。枝城港2018年铁水联运翻坝运量达到了96.6万吨。

  2018年2月,三峡大坝南线船闸停航检修,船舶等闸时间在10天以上。武汉局集团公司主动对接沿江港口和企业,迅速组织以武汉阳逻港为主的坝前分流运输,加密开行武汉到成都、重庆等集装箱班列。此举大大缓解了航运压力,也在市场上赢得美誉。

  近年来,国家大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,武汉局集团公司依托华中物流集结中心的区位优势,将集装箱铁水联运作为翻坝运输的突破口,推出了武汉至成都、贵阳、昆明等西南方向铁水联运“天天班列”货运新产品,按客车化方式组织货物列车运输,平均压缩货物在途时间7天,得到了客户认可。今年以来,铁水班列开行达到312列,同比增长184%,翻坝运输8016TEU,达到铁水联运集装箱总量的48.6%。

  铁路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引擎。武汉局集团公司通过密集的铁路网串起了长江沿线的港口,架起了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与长江经济带的立交桥,构筑起“干线通道+集疏运体系+无水港及港口”高效衔接的现代物流网络,让火车飞驰在长江经济带,释放黄金水道的澎湃动力,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。